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www.kstejiao.com/《经济学》的作者萨缪尔森曾经说过,“我不在乎谁为一个国家制订法律,谁为它起草条约,只要由我来写经济学教科书就行。”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这位《正义论》的作者公开宣称:“如果让我统治世界,我将重写经济学教科书。”可见经济学对世界格局,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的深刻程度。它的存在甚至可以超越国度,超越法律、超越权力。那么是什么赋予了它独有的创造万物的权力,经济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现在让我们从经济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开始探索。
以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国富论》为基础,逐渐发展出了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史,撰写了《资本论》。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构建了均衡理论,这本书也被称为经济学“圣经”。这些在各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巨著,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那个时代的经济现状不断诠释经济规律,探索经济发展的途径,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影响全球格局变幻。这些经济学理论,凝结了一个时代对经济活动的认识,它智慧的果实在光芒下闪烁,对时代的影响无以复加。
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过于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缺乏对科技、装备制造、人的劳动力、武装力量和社会关系的探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深刻分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形成的作用,忽略了科技进步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凯恩斯理论强调了国家调控下的供求关系,没有系统性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注重实证分析和数据模型,研究有条件的供求平衡,忽略了在经济活动中一系列假设存在的限制条件与事实并不总是吻合,没有深刻的总结和归纳资本概念的本质和外延。他们站在自己时代的巅峰,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一、古典经济学引发殖民地战争。
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主要奠基著作,其影响深远。主要影响力概括为:《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年。《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其观点不仅影响了后来的理论家,亦影响了当时的立法和政府政策。
《国富论》是世界上第一本阐述欧洲产业发展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为现在经济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国富论》对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财政学、经济政策等方面以及历史、伦理、经济和政治所表现的社会行为的各方面,具有深远影响。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划时代巨著之一。
在这本著作中,重点阐述国家的财富由分工产生,巨额的国家财富可以由贸易顺差获得,通过重商主义的贸易顺差,不断积累国家财富,鼓励开拓新的市场和殖民地。引导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向外部扩张,开启了殖民地时代的掠夺之路。直接导致政治压迫和殖民地战争,争夺全球霸权就是这个经济理论的主要影响的延伸。一直到今天,其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重商主义的主张,仍然是对外合作和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后果就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是殖民地在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划分权力的战争,不具有正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走向政治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理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资本论》认为,一切违背劳动者意愿的劳动都是错误的,资本家通过剥削剩余价值取得资本,全世界无产者都应该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一个劳动者政权才是正确选择。
年,俄国革命爆发,苏联共产党在十月革命中取得了政权,随后全世界掀起了学习俄国革命,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高潮,标志着社会主义暴力夺取政权,推翻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压迫时代的来临。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成了二战后影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主要理论基础。
三、凯恩斯主义与冷战思维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观点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同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世界就围绕着一个永恒主题。那就是供求关系与就业政策。对于国家决策带来的影响是:
1、经济贸易伙伴和经济组织的增长,主要发达国家都希望置身于主要经济圈内,与国外的贸易可以轻易消耗本国的剩余物资,从而减轻经济危机的威胁。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体,欧盟就是其主要成果。
2、贸易战层出不穷。不管是在经济协作体内部,还是在经济圈外,主要经济国家发生的贸易都追求贸易顺差。由于贸易不平衡引发的贸易战越来越频繁。
3、中东战争延续了年之久。自供需平衡关系理论成为主流经济以后,主要贸易国家都追求能源自给,同时希望控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控制先进技术和装备制造从而在与他国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取得话语权,从而争取国家间的不平等合作协议的签订。
凯恩斯主义,形成了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军事联盟,一战没有解决的问题,终极利益的分割需要二战来终结。
不可否认冷战存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讲冷战是经济问题和国家竞争问题,麦卡锡主义只不过是隐藏在意识形态外表下的国家竞争思想。后凯恩斯时代以来,结盟是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结盟稳固自己的供需关系,在保障基本生产的同时,开拓新的市场才能保证未来可期的发展。表面上看,冷战直接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事实上美洲存在着拉美阵营,欧洲存在着德英法意等竞争。非洲更是各国利益争夺的热土。那么可以看出,国家利益的争夺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冷战这一概念只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争夺新市场的口号。我们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可以看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从这段语言可以判断出,世界新的联盟已经形成,以苏联为首的国家形成了新的势力,这一势力对欧洲有着严重的威胁,重建秩序极为必要。冷战的核心战略思想就是重建秩序。这一冷战思想就是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联盟的思想。
四、萨缪尔森《经济学》促进经济合作
萨缪尔森把自己的文学成就、哲学成就和经济学融合起来,开创了想象力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贡献就是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它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肯尼迪减税方案”。他把乘数原理和加速理论相融合创造了《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首创经济波动模型,支出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是在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贡献。他的特点是采用数学工具,采用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对当代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经济实例,说明数理方法的通用性。
自萨缪尔森经济学被广泛接受以来,经济学就深深地介入政治生活中,政府采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贸易政策干预和调整国家经济走向。更为突出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理论,探讨了物质资本的流动、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的原则,以及国家的调控手段。这以理论直接导致了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以北约为首的军事同盟和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经济组织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经济合作组织、南美经济合作组织,无疑,都是希望打造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同盟。
把数学分析引入经济学研究,那就是数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设置了诸多条件和假设。数学分析方法讲究条件假设,萨缪尔森希望达到数理分析有理有据可以使用量化来分析一切经济活动。这种活动是可以描述的,可以测算的,因此可以预测的。
但是该理论不能完整阐释现代经济协作的诸多问题,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合作组织的内部斗争、外部干预都是实际存在也无法控制的。其纠纷或诉诸制裁或诉诸武力。英国脱欧的本质就是无法在欧盟内部享受到优势,而与美国的联合就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各组织之间和组织成员国之间,不能因这一理论找到经济平衡,萨缪尔森的理论是不完备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交流和沟通已经不是障碍,语言和文化不能作为壁垒存在,甚至国家与国家的制度也不是经济交流的阻碍。供求关系已经不能完整的揭示全球化物质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无法揭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深切联系,急需一个新的理论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