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当老牌航空强国的喷气式飞机满天飞的时候,我们能造的只有“桌椅板凳、茶碗茶壶”。除了起步较晚,我国航空工业还面临着外界严密的技术封锁,但我们的航空人并没有气馁,在他们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涌现出了运-20、歼-20、歼10等一批明星产品,甚至还向竞争激烈的民用客机领域发起了“冲锋”。
其实想要研制民用客机,可能比研制*用运输机的难度更大。*用运输机往往注重的是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而民用客机除了要具备这两点要素外,更对舒适性和经济性有很高的要求,从配套发动机到每一个子系统,都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大量的技术积累。而说起我们的国产民用客机,相信读者朋友们比较熟知的是正在进行最后试飞取证阶段的C,和即将在明年开工建造的C。但其实,在这两款飞机之前,还有一款不可忽视的民用客机,它就是ARJ21。
ARJ21是由中国商飞研制的我国首款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支线客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43吨,最大载客90座,航程约公里,于年正式投入市场运营,而这也意味着我国旅客只能乘坐国外进口喷气式客机的日子结束了。从年的首飞,到年的交付,ARJ21在这七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个科目,共架次的试飞工作,在50摄氏度的酷暑和零下40度的严寒中,都能看到ARJ21努力试飞的身影。直到现在ARJ21仍在不断的进行接近极限的挑战,今年七月底,ARJ21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海拔米的稻城亚丁机场成功起降。这也就表明,ARJ21能飞遍全球所有的高原机场。
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曾介绍说,ARJ21作为我国民航飞机发展的“探路者”,它的意义远不止一款普通支线客机那么简单。ARJ21顺利完成了所有试飞科目,锻炼了试飞团队,摸清了整个验证流程,填补了规则空白、程序空白,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空人才,为接下来C、C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中国商飞的负责人介绍称,ARJ21将在年也就是明年完成累计架的交付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飞机翱翔在蓝天之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