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明威尼克亚当斯故事集第一部分死亡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www.yushiels.com/m/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共24集,从尼克的童年到青年再到成年的人生经历。

文章重点解析第一部的5个章节:讲述尼克亚当斯童年发生在北方森林中的故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一名感动世界的美国作家,一提到海明威,我就想到了那个《老人与海》中与大马哈林鱼搏斗的老人:坚韧、倔强不服输。这像极了现实中的海明威。

《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海明威出生于年,美国作家、记者,先后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在战场上获得银质勇敢勋章,他的多部文学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更让海明威获得了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在《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也体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信仰:我可以被摧毁不能被打败。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娶最美的妞这是海明威对自己的戏谑。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曾戏言: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

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不仅是他在战争和文学中所做的贡献、获得的至高荣誉,还有他一生结了4次婚,如此精彩的人生,生命最终定格在年,在自家的地下室里用双管猎枪结束自己。

海明威家族四代人均死于自杀,海明威的父亲、妹妹、兄弟、孙女包括后代,根据记载,海明威家族受到躁郁、酗酒、糖尿病的折磨。明尼苏达州的一座著名的精神病医生诊断海明威家族患有躁狂抑郁症,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精神病。这个可怕的遗传学精神疾病最终被海明威最小的孙女玛丽尔·海明威破解,靠冥想和瑜伽坚强地活下来,还登上了年的《人物》杂志封面。

1、年轻意味着希望和活力,可死亡的气息又是如此靠近

我们都说母爱细腻温柔,父爱粗狂深沉,在生活方面,母亲照顾孩子事无巨细,而父亲在培养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方面更加注重孩子独立能力、果断精神。男孩在和父亲的生活中,能从父亲那里学到审视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

父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不像母爱那种溢于言表爱的流露,却能从方方面面中透露出无声的爱。在尼克亚当斯开篇的章节,尼克的父亲带着他和叔叔乔治去野外露营,将年少的尼克夜晚独自一人留在营地,三下枪声是尼克遇到困难或是危险时唤回外出父亲和叔叔的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文中写到:尼克穿过林子走回去,路上倒害怕了起来。夜间他对林子总不免有点害怕。才两三个礼拜前,他们在本地教堂里,刚唱过一首赞美诗,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他们唱这首赞美诗时尼克明白了自己总有一天必定会死。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受。这是他头一回明白自己迟早难逃一死。

这是文中第一次尼克独自一人时意识到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也是第一次正视死亡是必然发生的结果。死亡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远离现实的世界,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提及或者面对这个词语,而这又是所有人无法拒绝的事实。

对于年幼的尼克来说,此刻森林中的静谧,让他立刻联想起这个词语,在日益恐惧的念头中,急不可待地放了三枪唤回了渡船钓鱼的父亲和叔叔。

海明威在塑造尼克这个角色时,可以说是塑造他自身的缩影,海明威的一生充满了暴力、死亡、爱情的味道。

面对叔叔不以为然埋怨尼克的话语,父亲十分理解尼克的行为,并且在第二天早上,父亲明确地告诉了尼克,所谓的夜晚的恐怖声音是两棵大椴树枝桠交叉,迎风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又坚定地告诉尼克,连闪电也伤不了他。、

父亲不但没有责怪尼克破坏了他们钓鱼的计划,还成功地转移消释了尼克的恐惧心理,赋予了他更多的勇气。在单篇《两代父子》中,尼克回忆父亲时说过:他非常爱他的父亲,父亲教会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钓鱼,二是打猎,他特别感谢父亲培养他这方面的热情,而这也是作者海明威真实的爱好。

文中开篇第二章连着写到了一印第安女人难产分娩时,新生命诞生时希望和痛苦并存那一刻,这期间发生的意外,产妇的丈夫,不确定是自己劳作时的严重受伤,还是看到妻子难产时的绝望,选择了房间的一个角落自杀,尼克亲眼目睹这一切。

他把蒙着那个印第安人的头的毯子揭开来。他这么往上一揭,手湿漉漉的。他踏着下铺的床边,一只手提着灯,往上铺一看,只见那印第安人脸朝墙躺着。他的脖子贴两个耳根割开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冒,使躺在床铺上的尸体全汪在血泊里。他的头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开着,锋口朝上,掉在毯子上。

尼克第一次直面死亡,血腥的场面,毫无保留地映入眼帘。男人也不是坚不可摧的,这是尼克第一次明白男人在面对压力时也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精神的痛苦。也引发了他和父亲的对话:

死,难不难?爸爸?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况。

对于死亡这件事,我的认为是: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是可怕的?所有的人都要接受这个人生结局,这一切注定发生,人生中的坎坷和灾难,在死亡面前时,就会显得无足轻重。

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并不是逃避、恐惧,恰恰是他学会了正视死亡,晚年他疾病和伤痛缠身,这位倔强的老人不愿意受到命运的戏弄,正如他的人生信念: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2、初恋是最美好的情愫,遭遇初恋的背叛既是最大的伤害也是一个男孩走向成熟的开始

尼克有个交往的女孩叫普罗登斯·米切尔,懵懂纯真的初恋,之所以美好就在于人生第一次的恋爱是难以忘怀、不可或缺的回忆。尼克同所有年轻的男孩一样,经历了最美的初恋季节,却在不经意间被父亲识破了初恋的女孩背叛了他。尼克的泪水打湿了枕头,心碎一地结束了美好又痛苦的初恋。

后来的故事集中,我们会发现尼克对待爱情的态度有一阵变得毫无知觉,随意,我想这与尼克的初恋被绿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尼克的缩影海明威,一生结婚4次,其中2次离婚均因为婚外情。

海明威的爱情观也可以通过他的另一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来可见一斑:战争摧毁了人们之间的幸福和理想,在战争中,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爱成了欢乐与痛苦的根源,爱情是美好的,然而战争中的爱情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海明威在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名救护车司机,在-年期间,他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

这样的经历也让海明威对处于战争年代的爱情的不确定和幻影,继而转变理念:只有勇气和信念才是永不消失的精神。

可以说,小说中尼克失败痛苦的初恋也预示了后来的尼克在很长一段时期对爱情的迷茫和不在意的态度。

3、多次提及的印第安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语言表达,其实是历史、殖民地战争的反射

从第二单篇,尼克的父亲就被请求给以为难产的印第安父女接生,到她的丈夫因为受不了压力而选择自杀,再到锯木工迪克·博尔顿印第安人言语上的侵犯,和在喝醉了酒在马路上横七竖八差点被马上轧死印度安人,到后来的印第安人全部离开。

一系列地提及印第安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语言、性格,这其中有很深的历史原因。其中我锯木工人工人迪克·博尔顿和尼克父亲之间的对话展开叙述:

迪克·博尔顿对尼克的父亲回过头来。

我说啊,医生,他说,你偷了好大一批木材啊。别那么说,迪克,医生说,这是冲上岸来的木头。

你干吗这样?医生问道。原来是怀特-麦克纳利的,迪克说着站起身,掸掉裤膝上的沙土。

这里的医生就是尼克的父亲,被迪克说成偷木头的贼的医生恼羞成怒,回到小屋子,推擦着猎枪和子弹。这瞬间的转变只是因为尼克的父亲将别人轮船上漂走不要的木头拿来为己用,却被迪克说成偷,在尼克父亲看来,这是侮辱和诽谤,更有一个他自认为的想法是:迪克此举是故意想跟他吵一架,以此来抵消医生救活迪巧患有肺炎的老婆所欠的一笔医药费。

而医生的妻子,尼克的母亲看见丈夫此举,只是对医生说了一句:亲爱的,我倒认为,我真的认为,谁也不会真的做出那种事。以此打消了可能一场血腥争斗。

尼克的父亲在先前对尼克的细心呵护,与这里瞬间的愤怒转变反差很大,这里我们先来追溯一下小说中尼克生活的年代和印第安人的联系。

印第安人和美国人长达几百年的斗争。16世纪开始,欧洲的殖民者大量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对于印第安人的认识都停留在野蛮、凶狠、穷困和木讷的阶层。

尼克父亲的态度和摸枪的下意识动作,也从正面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白人对待印度安人是可以随时有生杀大权的,而迪克的挑衅和不惧怕也如实反映出印第安人也并非都是软柿子,曾经的白人也非常惧怕这些原住民。

历史上印第安人曾经打死过西班牙殖民远征军头目奈华斯。甚至在年第二次英美战争中,与英国结盟的印第安人甚至随同英军杀到华盛顿,火烧白宫。

而从文中尼克与父亲第一次去给难产的印第安妇女接生时,父亲对于产妇撕心裂肺的喊叫声是如此回答小尼克的:不过让她去叫吧,没关系。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

而在和朋友乔,加纳一家子的对话中,他们将印第安人等于与臭鼬,这是赤裸裸的蔑视,也是种族的优越,面对朋友的询问,尼克下意识掩盖自己有一位印第安女友的事实,都说明了美国白人对待这些原住民的态度好比对待一只臭虫。

那路上醉倒了10个印第安人,更是直白地表露出这个民族没有统一的荣誉感和危机感,他们只顾眼下,虽然骁勇善战,却毫无计划,以至于最终被白人征服的结局。正如尼克他们的解释:印第安人没有一个发的,记忆中唯一一个印第安人老人西蒙·格林有过一个大农场,可是当他死了后,他的子女把农场卖了,分掉钱财,奔别处去了。印第安人就是这副样子。

在尼克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这些岁月,小尼克的眼中,我们既能看到环境、时代、民族背景对他的人生影响,也能从中窥视出,美国原住民之所以最终被白人打败的根本原因。

在尼克.亚当斯故事集第二部分中,尼克的独白中,我将进一步解析尼克的成长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