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的“一情深”
最近,福建惠好医药的上药店开通了,该企业对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寄予厚望。确实,近年来,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互联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从2005年12月1日起,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审批后,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上药品交易服务,这一举措翻开了我国上药品买卖的新篇章。对于这个崭新的平台,有越来越多药店 一情深 。
络时代售药新风
在国外,上药店似乎已经成为了百姓购药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渠道,相关数据显示,到2004年,美国医疗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由1999年的64亿美元上升到3700亿美元,其中把供应商与医院、药房和门诊部连为一体的B2B电子交易达到1240亿美元左右,上诊断和上药店等B2C交易达到220亿美元左右。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目前加拿大约有140家上药店,为大约100万美国人提供处方药品。
国内首个上药店 京卫大药房上药店自2005年12月29日开业以来,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回应,目前运行态势良好。其实,京卫大药房上药店在我国并非第一次尝试络售药,据悉,早在1999年,健康就已经尝试过上售药业务,并且实现了上订单和上支付。随着2000年国家药监部门禁令出台,健康的上售药模式才中断。而据悉,同仁堂药房也曾经有过此方面的设想。
药监部门加强管理
1999年8月,美国House Democrats曾提出一项有关上药店规范化的法规,要求所有上药店必须列出主治医生的姓名、主要经营场所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药房和药剂师营业注册所在州,并出示有权开处方药的证书。
我国在2000年发布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零售企业只能在上销售国家公布的非处方药,并且在发布有关药品信息时,必须同时标明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药品质量检验报告、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商标等,有关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和禁忌症必须符合药品标准的有关规定。另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日常检查、上监控、接受举报和投诉发现互联药品交易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对上药店加强管理。
由于上售药监管起来存在困难,因此,上药店的开业与停牌就一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药店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能够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可以让消费者省去奔波和问价的劳苦,特别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长期大量用药,实现上交易后,不出门就可以寻找到价格相对便宜的药品,购药不仅会更加快捷、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医药费用负担。而京卫大药房、福建惠好医药连锁等上药店名正言顺地开张,对虚假上药店更是种打击。随着IT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相信上药店的 一情深 和管理的日趋规范,必将迎来消费者的 心动 和青睐,成为继传统的医院渠道、药店渠道之后的又一药品销售主流渠道,届时,将有更多的连锁药店对上药店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