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德国伞兵的奇迹30小时飞夺埃本埃马
TUhjnbcbe - 2024/7/28 17:15:00

战争新视角,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

德国伞兵的奇迹——30小时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

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比利时,这个低地国家。而作为低地国家的比利时,陆地面积的2/3为丘陵和平坦低地,全境几乎无险可守,除了一条艾伯特运河横亘在比军与德军之间,别无他物。比利时人为防范德国,在运河边修建了一条被认为可与马其诺防线相媲美的最可靠的反坦克防线,而其中,防线中又以在运河边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最为牢固,火力也最为凶猛。但是就是如此被认为坚不可摧的要塞又是如何被德国人用了短短30个小时就攻下了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德国伞兵的奇迹——30小时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为了防御德国的侵略,在于德国相邻的边境上都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在荷兰为哥雷比-皮尔防线,在法国为马其诺防线,在比利时即为艾伯特运河防线。这三条防线自北而南,互相衔接,连绵数百公里。比利时在战争爆发之前还未最后确定战争的打法,对于固守哪块阵地也还未作出抉择,要根据德军进攻时的兵力再做调整,因为艾伯特运河防线掩护了整个比利时国土,所以军队重点配置在这一线。因此,比军22个师里有12个师扼守艾伯特运河。

●从地图上可以看见,埃本·埃马尔要塞处于咽喉要处

德军要进攻亚琛-马斯特里赫特-布鲁塞尔一线,就必须渡过这条运河。如果德军第6集团军在艾伯特运河受阻,那么德军的进攻就会在还没有发挥其锐气之前停滞来。为此,德军决定首先于年5月10日空降突击埃本·埃马尔要塞,并夺取埃本·埃马尔要塞西北部的艾伯特运河上的3座桥梁:坎尼桥、弗罗恩哈芬桥、费尔德韦兹尔特桥。

●想要重型装备渡过运河,德军就必须夺取运河上的3座桥梁

埃本·埃马尔要塞地处荷兰与比利时国境的比利时一侧,位于马斯特里赫特城和维斯城之间。该要塞是艾伯特运河防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其诺防线北面延伸部的强大筑全和重要支撑点,同时也是比利时东部防御体系的核心。其炮兵火力可控制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16公里之内的所有渡口。要塞建筑在一个花岗岩的小高地上,高地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它的东北和西北面几乎是垂直的断崖峭壁,高约40米,水势滔滔的艾伯特运河流经崖下:南面横隔着宽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要塞的各个侧面都被所谓的“运河带”和“堑壕带”包围着,并筑有钢筋水泥碉堡,里面配有探照灯、60毫米反坦克炮和重机枪。要塞东面的马斯河与艾伯特运河平行,形成外围障碍。

●钢筋水泥的碉堡中配有探照灯、反坦克炮和重机枪,火力不可谓不凶猛

埃本·埃马尔要塞实际上是一个精心设计建造的堡垒群。它是仿照马其诺防线的错综复杂的防御工事构筑的。乍一看,毎座堡垒仿佛都是零散分布在一块五角形的区域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把炮台、转动式装甲炮塔、高射炮阵地、反坦克炮阵地、重机枪阵地等巧妙地结合起来的防御体系,各部分之间由长达4.5公里的地下加固坑道和交通壕连接在一起。毎件武器都经过精心布设,以便使之发挥最大效力。要塞对任何方向都便于观察。通入要塞的每条坑道都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在要塞的上面没有暴露的石工痕迹,也没有暴露阵地的建筑物,到处长满了杂草。在要塞顶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压升降机供给弹药,并可随时缩入地下。为了迷惑敌人,比军还在要塞各处设置了假炮塔。要塞是在和平时期由一批专家设计,经过3年精心施工,于年竣工的。它在当时被列为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和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并被形象地比喻为比利时东边的“大门”,艾伯特运河防线上的一把“锁”。

●要塞顶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压升降机供给弹药,并可随时缩入地下

人们普遍认为该要塞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在这座现代化要塞的建造上尽管比利时军队绞尽了脑汁,但因要塞主要是为了防御地面进攻,所以有一点他们没有考虑到,那就是敌人有可能来自空中,降落在炮台和装甲炮塔之间的空地上。

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防守部队共人,由桥特兰德少校指挥,属第7步兵师。全部人员均可处于距地面25米以下的掩体内,并备有可供长期使用的饮水、食品以及大量弹药。要塞的武器配备齐全,沿着要塞的外缘,在壕沟和河旁,还有很多掩体和掩蔽壕,以及互相支援的火力发射阵地。对于一般的炮击,埃本·埃马尔要塞无疑是可以经得住的。

●从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悬崖上俯瞰艾伯特运河

埃本·埃马尔要塞西北侧艾伯特运河上的坎尼桥、弗罗恩哈芬桥和费尔德韦兹尔特桥,是由东向西越过运河的必经之途。每座桥梁由1个班防守,包括1名军官和12名士兵。各桥配备有反坦克炮1门和机枪等其他轻武器。为防止万一,桥墩上安放了炸药,随时都可以对桥梁实施破坏平时这3座桥的守备分队属埃本·埃马尔要塞指挥,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之内,而且增援部队相距不远,一旦桥头吃紧可及时到达。即使桥梁失陷,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大炮也能制止对方的前进,使对方不管夺取哪座桥,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年5月10日4时30分,11架容克-52飞机拖着DS-型滑翔机从科隆的厄斯特哈姆和布兹韦勒哈尔机场起飞,战争史上一次极其大胆的作战行动就这样开始了。路道上,滑翔机被拖曳着向前滑行,很快,起落架的震动声消失了;眨眼之间滑翔机便一架一架地飞越机场围墙,跟着容克-52飞机不断爬升。

●第一批伞兵的武器堪称精良,6挺MG-34机枪,18支MP-38冲锋枪,54支毛瑟98k步枪,4具Kl.Fm.W火焰喷射器,另外还有几只反坦克步枪,每名伞兵还有一支鲁格P-08手枪。

●为了防止遭遇敌方火力袭击,每架滑翔机顶部还加装了一挺MG-15机枪

尽管天色还是一片漆黑,并且拖曳着沉重的滑荆机,但运输机都没出什么问题。这些飞机在科隆南部的绿色地带上空的集合点会齐后,开始向西沿着一直延伸到国境线的“灯火走廊”飞行。飞机下面是埃弗伦附近的十字路口,在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个灯标,接着,依次又看见个又一个灯标。所以尽管是在漆黑的夜色中飞行,飞机仍能保持正确的航向。这些灯标将一直引导飞机飞到亚琛附近的预定“分手点”。

●前往埃本·埃马尔的德国滑翔机正在从比利时的农田上方飞过

10日凌晨3时10分,埃本·埃马尔要塞指挥官桥特兰德少校接到第7步兵师司令部“要严加戒备”的电话,他立即命令部队进入临战状态监视哨不时地从装甲碉堡中向外观察,严密地监视着漆黑的四周。两个小时平安地过去了,天色开始微微发亮。突然,从荷兰国境的马斯特里林特方向传来了激烈的炮声。在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堡中,比利时防空机枪手已做好防空机枪的战斗准备,他们以为是德国炸机要来袭击这里,可是侧耳细听了老半天,也没有听见飞机发动机的声音。

●就是这样一座要塞,却只有4挺7.62mm防空机枪,这给了德军伞兵一个天赐良机

而就在这时,德军滑期机利用微明的天色悄悄地从侧后进入,降落下来。夺取要塞表面阵地的突击分队的9架滑翔机,一架接一架地在长满杂草的要塞顶部的预定地点滑行着陆,由于带有减速装置,着陆后只滑行了20米。比利时的哨兵看着这群幽灵似的“巨鸟”突然降落在他们跟前,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竟没有及时发出警报。德军突击队员和驾驶员从滑翔机上冲下来,并按预定计划立即开始突击。在带着大量炸药的工兵带领;下,他们直向爆破目标冲去,为了掩护进攻,有几个人投了发烟手榴弹。

●德军突击队员正从滑翔机上跳下来,快速地跑过带有铁刺的护栏

顷刻之间,第一声爆炸响彻了整个要塞一这是比军绝大部分守卫部队所听到的唯一警报。紧接着,徳军突击队员们使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连续快速地逐个对炮塔、碉堡、坑道口进行破坏,用冲锋枪进行扫射。一门门要塞火炮被摧毁,一些比利时士兵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突击队经短促战斗,不到10分钟就炸毁和破坏了要塞顶上的所有火炮和军事设施,并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阵地。看不见外面情况而又被巨大爆炸声搞得晕头转向的比利时守军慌作一团,一筹莫展,只能猜想上面所发生的事情。这时要塞顶上的作战活动其实已经完成,只待突击队的工兵为打通坑道网洞口而进行的有组织爆破了。

●德军投掷的手榴弹在碉堡内爆炸

夺取3座桥梁的突击分队的滑翔机均按计划分别在桥的西端着陆,从哨所背后出其不意地向桥梁猛扑过去。费尔德韦兹尔特桥和弗罗恩哈芬桥的守卫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德军便迅速、完整地占领了这两座桥,而坎尼桥在德军袭击时已被炸毁。徳军突击队攻取桥梁的战斗,得到德军高炮营的88毫米大炮以及俯冲轰炸机的有力支援。

●德军绕过被毁掉的桥梁,乘坐橡皮船迂回进入靠近埃本·埃马尔要塞的一所村庄

当夺取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德空降兵还在进行突击的时候,大批德国“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就已到达,它们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封锁了通向要塞的所有通路,使其断绝了外援。比军的桥特兰德少校发现要塞顶部已被德军占领,他一方面组织反冲击,一方面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进行火力支援,向这里轰击。邻近的碉堡立刻作出反应,火炮开始射击。但是“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很快就发现了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便集中全力,迅速摧毁了这些炮兵掩体和火炮。天亮以后,比利时第1军的1个野战炮兵营开到了埃本·埃马尔要塞附近,准备炮击要塞上的德军,但由于没有高射炮兵,这个野战炮兵营还未来得及进入射击阵地,其大炮就被德军的俯冲轰炸机轻而易举地全部炸毁了。

●5时整,两架德军He.轰炸机投下空降兵要使用的各种爆炸物,其中包括50发重达12.5千克的聚能射流弹,以及大量的TNT炸药,总重量达到2.4吨

●要塞主炮塔被聚能射流弹击毁了主炮,比利时守军只能转动这座炮塔,却无法射击。在一个小时的攻击时间里,德军使用聚能射流弹击毁了7座炮台。比利时军队一时不知所措,纷纷躲避到要塞深处

上午7时,德军突击队第2梯队到达,名伞兵成功地空降到要塞顶上,突击力量得到增强。桥特兰德少校在要塞里曾组织了几次反冲击,企图把德军从要塞上边赶走,但都没有成功,于是他只好把力量仅限于阻止德军空降兵打进来。要塞尽管失去了大部分火炮,但并没有陷落。因为要塞四周的地下防御体系和运河堑壕连在一起,徳军无法从上面接近。这样,德军空降兵也只能控制表面阵地,双方一时间处于相持状态。

●埃本·埃马尔要塞被摧毁的机枪堡垒

从上午8时起,比军第1榴弹炮兵团开到埃本·埃马尔要塞北面,在要塞外向要塞顶部的德空降兵进行火力袭击,但在“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炮兵团的袭击未能奏效就败了回去。随后,比军第7师又组织了1个步兵营向要塞推进,准备反击,但这支部队也被德军发现,“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立即转回来对该营进行轰炸扫射使其无法接近要塞。

5月10日全天,德军都在埃本·埃马尔要塞进行“拔钉子”战斗有的战斗小组甚至从高达40米的断崖上把炸药吊下去爆破。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收缩在要塞内部的比军痛苦地忍受着德军的折磨。

●德军士兵在喷火器的掩护下正在接近埃本·埃马尔要塞的一个水泥碉堡

德军第6集团军在德军空降突击的同时,从正面向比利时发动了进攻。由于空降兵控制了埃本埃马尔要塞外部,使要塞的枪炮不能发挥火力去阻止德军的前进,德军正面进攻部队顺利地突破了比军前沿防线,渡过马斯河,于当天黄昏抵达艾伯特运河东岸,并接替了夺取桥梁的突击队。夜幕降临后,德军派出1个由50人组成的工兵组用橡皮船偷偷渡过被水淹没的地区,摧毁了那座暗炮台和剩下的另外几座暗堡,11日凌晨,该工兵营顺利通过了运河,登上要塞,然后在空降兵的协助下,对钢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坑道等进行连续爆破。整个1日上午,埃本·埃马尔要塞一直在爆破的震撼之下抖动,同时德军工兵手持喷火器和自动武器向要塞纵深推进,中午时分,比利时守军派出了谈判代表,桥特兰德少校请求投降,埃本·埃马尔要塞陷落。

●德军士兵乘着小艇穿过艾伯特运河

在夺取要塞的战斗中,德军空降突击队以突然的行动获得了巨大战果,打死打伤比军余人,俘虏余人,而德军仅付出亡6人、伤19人的代价。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德军在30个小时内便攻下了。

●一群比利时士兵向德军投降

●德军在夺取要塞的过程中打死打伤比军余人,俘虏余人,而德军仅付出亡6人、伤19人的代价

德军空降突击埃本·埃马尔要塞,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拖曳滑翔机作战的大胆尝试。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陷落,使德军突破了艾伯特运河的防线,为地面部队打开了通向比利时心脏布鲁塞尔的大门。

●希特勒与负责攻占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军官们在一起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伞兵的奇迹30小时飞夺埃本埃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