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已经结束,冠军阿根廷、亚军法国、季军克罗地亚队,非洲摩洛哥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终于突破由欧南美垄断世界足球的现状。在冠军争夺战中,以梅西为领头羊的阿根廷队打得卫冕冠军法国队溃不成军。
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就在我跑到厨房休闲两分钟的时候,法国队竟然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进了两个球!2:2平了。
正在我气馁中,梅西又进了一球,之后姆巴贝点球又进了一球。
终于裁判都松了一口气,点球大战开始了。我好不容易看次世界杯,给我玩点儿好看的。点球大战中阿根廷四球全进,没用踢第五个。法国队三次两次没进。结果阿根廷胜了。
太棒了。
说实话,这场比赛真好看。但可惜我是个伪球迷。在真心满意欣赏了比赛后,我因现实、因历史的国家的爱憎,还是让我有了一定的爱憎。
你问我是否支持阿根廷?支持呀。
你问我是否因为支持梅西?不好意思,我是个伪球迷,近期刚知道梅西,近期刚知道梅西是和马拉多纳一个国家的伟大球员。
你问我为啥支持阿根廷?因为法国的马克龙。因为法国是美西方阵营里的重要国家,所以,摩洛哥赢了法国我也支持。
不好意思伟大的法国队,很可惜,我是个伪球迷,我看体育也不是从体育角度评价。当然看的过程是体育角度。
你问我能不能让体育就是体育,纯粹的体育?不好意思。因为,英美为代表的西方:
从来没有把体育当作纯粹的体育;
从来没有把艺术当作纯粹的艺术;
从来没有把经济当作双向得利的活动;
从来没有把别人的历史、文化、风俗当过事儿。
因此,我无法喜欢美西方。那么,他们都做了什么呢?
英美在世界杯上的拙劣表现
这次世界杯从开办前,美英欧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指手画脚,极端展现了曾经的殖民帝国对已经独立五十多年的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老东家病态心理”。
美国一名新闻记者突然去世,他的家人竟然指责是卡塔尔方面指使。因为这种指控过于瞎掰,美国政府都出面澄清,最终其家人道歉了事儿。这说明什么?谁都想碰瓷儿。
看了美英在世界杯赛场外的拙劣表现,其实我们也能够理解25年过去了,为什么英国人还那么多管闲事儿。中东国家独立几十年、百年了,他们还是那样找不到点位,更何况25年。怎么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平等应对。
现在的我们、现在的中东已经与历史上我们和中东各国国力已大不相同。无论我们还是阿拉伯国家终将告诉这头“瘦死的骆驼”,你已经“瘦死”为“日不落帝国”庶子美利坚的跟班之国。而我们现在正是“骆驼”希望你找得到点儿。
历史就是历史,现在就是现在,未来更不会有历史重演的机会,你们就不要白日梦了。
英国的殖民病态思维为何如此顽固
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期开始,英法就在争夺秩序掌控者地位这一角色。最终,英国通过“拿破仑战争”击溃法国,世界也进入维也纳体系。欧洲作为世界格局的主导者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在这一总体格局中,世界秩序的维护者主要有三个大国、四大挑战者。
三大维护者:西班牙(16世纪到18世纪上半页)、英国(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页)、美国(20世纪上半叶到今天)。
四大挑战者:奥斯曼帝国、法国、沙俄、德国。
英国作为世界秩序掌控者地位时间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其病态自恋心理非常顽固。更重要的是,接替他的国际地位的国家美国,和他系出同门,因此英国日渐和美国接近、浑然一体,这在语言、宗教、文化思维角度完全是“完美”过渡。
在英国的“虚幻头脑”中,他认为现在的世界还是处于“日不落帝国”体系,只不过主体从嫡子英国变成庶子美国而已。但嫡子、庶子是一家人,跟着弟弟跑总有肉吃。因此,对于庶子的心思把捏得很到位。经常替美国出面做些事情。
中东阿拉伯世界没有跟随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站队,也没有配合“限价”阴谋,抵御住美英盎格鲁萨克逊-新教体系压力,成功地举办了这次卡塔尔世界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为此,美英都很生气,英国作为“老东家”自然要出面搞搞事儿。
英国殖民中东部分国家的百年历史
中东地区各国大部分在年前大部分都属于奥斯曼帝国。
以卡塔尔为例,奥斯曼统治衰落后,年,卡塔尔成立酋长国。在此之前,英国势力就已经进入该地区。随着英国势力逐步增长,到了年,卡塔尔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与此同时,卡塔尔周边的沙特、阿联酋比卡塔尔更早地进入英国的殖民范围。以阿联酋为例,阿联酋各国在年就被英国殖民占据。阿联酋由7个酋长国组成,分别是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哈伊马角。
卡塔尔和这7个酋长国地理位置近、国力相差不多,在日后的独立运动中互相辅助。年,英国满足了波斯湾各国的独立呼声。
年,卡塔尔和阿联酋(当时六个酋长国,次年哈伊马角加入)各自宣布独立。
世界杯与卡塔尔的国家战略
卡塔尔自年独立后,因为其国家小(1.1万平方公)、人口少(万),在国际格局中一直跟随美国、沙特等国。
因为其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进入21世纪后逐渐走向多元化,开始和世界各国展开联系,为此,曾与美国、沙特等国发生矛盾。
年7月,卡塔尔与埃及、沙特、阿联酋等10个国家发生“断交危机”,其理由是支持伊朗和哈马斯。直到三年半以后的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等国与才卡塔尔逐渐恢复外交关系。
年起,美国就开始对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进行打压。年9月17日,更是要求半岛电视台注册为外国代理人,并称其代表卡塔尔舆论施压美国政府。
这些外交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卡塔尔想做一个“小国大作为”的典范。小国大作为的典范有几个例如新加坡、梵蒂冈等袖珍国。
袖珍国一般是指国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下的国家,新加坡领土面积平方公里;梵蒂冈0.44平方公里。卡塔尔1.1万,略高于这一标准。所以我称其为准袖珍国。瑞士的领土面积为4万多平方公里,因此,它是小国,与袖珍国不挨边儿。
新加坡因为地理位置、和英国的关系、经济发展实力等原因,与西方国家关系很好。作为一个华人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其自身就是东方国家,很好地作了桥梁作用。这是它“小国大作为”成功的关键。梵蒂冈则是因为宗教原因。
卡塔尔希望依仗油气资源,扩展国际影响力,从而为本国自身安全提供某种保障。毕竟中东这个地区是火药桶,比卡塔尔强大的国家并不少。
通过资金可以买来一定的安全,例如通过美国在卡塔尔的军事基地。但如果卡塔尔被美国捆绑怎么办?卡塔尔作为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民众的思维不应该被考虑吗?你不考虑的话,你怎么可能存活?因此,安全靠美国不靠谱、安全靠沙特也不靠谱,卡塔尔希望自身的国家安全依靠对象多极化,其实就是多国支持,也包括伊朗、土耳其甚至更远的国家。
有些人会说,不会靠自己吗?
很不幸地说,靠自身也要看自身的国家潜力。卡塔尔国土面积不过1.1万,除非全民皆兵且武器精良、战斗力锻炼有效,否则根本不能有效抵抗。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富裕国,特别是卡塔尔各个都是财富精英。要是你有钱,你会受苦去吗?无论怎么自强,想依靠本国战斗力自保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一方面通过油气资源、对外援助获得各国安全保障;
即使如此,卡塔尔的路走得是对的。未来更多的中东国家也将继续沿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紧紧追随美英只能不断地重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