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毓秀资环
山可以很高,但高不过勇于攀登的人
路可以很长,但长不过不停迈动的脚步
他们如饥似渴,探访知识的宝库
他们脚踏实地,攀登自信的高峰
…………
张明琪
丁真的世界
因为一段不到十秒钟的短视频,四川甘孜理塘的20岁藏族男孩丁真火了。
“甜野男孩”是人们对他的评价,说他野性与纯真并存。这个长相帅气、眼神清澈纯真的男孩对于自己的走红感到很意外,但也让更多人认识了他背后的家乡与脱贫故事。四川甘孜理塘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这里交通不便,气候恶劣,一直以来发展都很落后。今年二月份,理塘才刚刚脱贫,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理塘做了很多努力。
在甘孜藏区,安全饮水是一个大问题。由于地形复杂,人口分散,起初当地几乎没有安全饮水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人畜混饮,“水”成了当地脱贫路上的一大阻碍。为解决人民安全饮水的问题,甘孜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如今,甘孜州的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农牧民告别了吃水靠肩扛手提的日子,近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除了饮水问题,道路交通、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改善也帮助了这个曾经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县渐渐与世界接轨。丁真走红后,连带着他的家乡四川甘孜州一起受益。有数据显示,甘孜康定机场、亚丁机场的客流量比去年上涨了将近两成,酒店预订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
其实,丁真的生活并不如意,家里的兄弟中只有他没上过学,不认识汉字,不会讲普通话,弟弟读高中,而他只能在家放牛。过去20年,丁真从未离开过理塘,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理塘县城,他最大的愿望是在赛马中得第一名。走红之后,丁真并不像其他的网红一样去靠自己的流量赚钱,他拒绝了来自各方选秀节目的邀约,而是选择留在家乡,为家乡宣传做贡献,成为了理塘的旅游名片。以丁真的视角为四川甘孜州拍摄的旅游宣传片《丁真的世界》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美丽洁净、不带一丝杂质的地方。他开始接受迟到了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开始学习汉语,开始讲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他的这些改变,也正是中国脱贫工作成果的最好展现。
英雄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贫。丁真是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理塘,看到了甘孜,看到了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和帮助。但也不得不说,是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丁真。愿少年永远纯粹,带着自己的小马翻山越岭,走遍世界,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丁真世界。
亓胜春
他来自山东,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有着山里人朴实的性格与观念,芷兰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从牙牙学语直至迈入大学,每一步的苦与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每一步的迷茫与醒悟最终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佛有三不度,即无缘者不度,无信者不度,无愿者不度”自己若不立愿,即使有缘,又如何能得度呢?想成就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自立自强,自求上进才有可能成功。有许多事如果无缘,同样也无法成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缘难以预测,但如果愿力够强,得到缘分的机会也就越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内心如同山间的清潭,漾起淡淡的绿波;如同溪水终于从逼仄的两岸间流淌到了大海。满眼所见,俱是“仙都”。而今他的心底却少了几分欣喜,多了几分庆幸与感恩。虽然他远没有“识尽愁滋味”,却也深深明白了一些道理。
以前的他,虽然上进,虽然努力,却并不能称为优秀,只因他不能明白为什么他会有机会学习。倘若能早早明白,他也许能走的更远些。他父母对他都很好,也不过分苛求。小时候,父母劝他不要和不学习的孩子玩,可惜他不听,仍然和他们玩。不知不觉间,他染上了偷钱的毛病,“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连续作案之下,他被他爹妈发现了。但他爹妈却仍然给他留下了一点钱。他在学校里正向同学炫耀的时候,发现钱少了一些,便竭尽心神去想丢在哪了。
后来,有一次和他妈妈一块出去,他妈揭穿了他,却只是口头软软的劝了他了两句。谁曾想,就这两句话却比揍十顿还管用,也许是天公垂怜吧。在看待金钱上,他从此往后竟十分成熟。节约但不吝啬,该花就花,能省则省。这十分令人惊叹。或许“人之初,性本善”,良知本就在“我”心,天公轻轻地一拨,便成了这般模样。
上了初中,他开始发愤图强了起来,也幸亏当时英语是从头学起,让他有机会弥补。他小学的英语简直是不堪入目。
那时,他只是存了一个学好的心,只是慢慢的走,细细的走,只是无欲无求,但这却正暗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要领,他的成绩也是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想来这也是他心理转变的关键点之一吧,可惜时光易逝,好景难寻。
水到渠成一般,他进入了高中,开始了他最难忘的路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对此经历,他不愿意详说,只是说他最难忘,又说了上面这么一句话。
之后进入了大学,他因缘际会,开始学习乐器,接触到了传统文化,这时,他的缘似乎有了着处,并因此明白了许多东西。他回首以往,发现他最最难忘怀的只是小时候那段事。随着大学阶段的不断深入学习,他对往事的反思也越来越深入,越发对缘感到奇妙不可思议,一开始只是奇妙过去环环相扣,始终不能进一步明白缘分到底在哪。“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进一步了解到缘在哪儿了。
这一切缘于他的性格,进一步来说则是他小时候的家庭熏陶,正是有了家才有了他以及今天的他。再进一步来说则是因为生在中国,无国则无家,没有家则没有他。有此国才有了此家,而不是战火硝烟下的家,不是动荡流离的家,不是一贫如洗的家,有了此国,才有了他能够偷钱,才有了他能上学,才有了他能经历苦与乐,而不会被彻底摧毁,才有了他能够进入大学找到缘的着落,有了能在那里思考的机会。而如今,他的缘已经清楚了,他的愿呢?因生果,果生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归根到底,只有自救才能自我成就,才能完成果生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泄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我少年正当固本培元,祛邪扶正,潜龙腾飞之时,“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以青春为马,不负韶华
以拼搏为翼,未来可期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青年传媒中心
文字
资源环境学院
编辑
冯江舟
审核
周文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