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李星泽,人文学院外文系英语专业八字班。
人文男足主力前锋,曾任人文女足教练。
·年“人气发动”四系联合运动会男子米、米冠*
·-学年度清华大学“临门一脚”本科生班级足球赛四强
·年清华大学“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米亚*
·年“五味·人生”五系联合运动会男子米、米冠*
·-学年度清华大学“马约翰”杯足球赛男子乙组八强
·年清华大学“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米第六名
·-学年度清华大学“马约翰”杯五人制足球赛四强
·人文学院第一届、第三届年度人物
编者按:
很多年后,我还是会想起和李星泽学长漫谈的那一个下午。
在那接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中,李星泽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与体育的故事,从儿时单纯的热爱到大学数次比赛,他对体育的理解不断加深,对运动的热爱从未改变。“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正好可以完整地回忆一下我的短跑和足球生涯。”在一开始他如是说,而后谈起那些精确到细节的体育故事,我也能从他富有感情的流畅讲述中感受到一颗对体育怀有纯粹热爱的心。在短跑这样极需爆发力、竞争激烈的运动中,李星泽表示“我很幸运能够拥有一定天赋,但在后来的训练中我深刻意识到努力是最重要的”;担任人文男足主力前锋的这四年里,他逐渐将足球当作自己热爱的“一项事业”去追求。
那些故事生动、纯粹,也是如李星泽一般的人文体育健儿们大学四年乃至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常看见北操的下午有一群在踢球健身的老人,我觉得几十年后,我也会像那群老人一样。”在采访的结尾他玩笑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在八字班大学本科毕业这样一个节点,关于体育,这样一个采访是怀念、是总结,同时也是展望。未来人文学院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爱体育的人,他们会如曾在人文体育留下足迹的学长学姐们一样,从体育汲取力量、用体育浇灌成长。
一
短跑健将
Q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短跑比赛的?
李星泽高中校运会夺冠冲刺
A
我与短跑第一次接触很早,小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跑步,经常用跑来代替走。我还记得4年的奥运会,刘翔跨栏夺得金牌,当时大家都很振奋,我也将刘翔当作我的体育榜样,跑步的时候脑海里经常出现刘翔跨栏的样子,而且会回响起奥运的音乐。我那时候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比赛的运动员,这是让我觉得热血沸腾的事情。
Q
进入大学之前,对于自己在短跑领域取得成绩有没有一些期待?
大一四系联合运动会奖牌
A
因为对清华的“体校”名号早有耳闻,因此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觉得能站上决赛跑道就满足了。大一进校报名参加了四系联合运动会,米第一个冲线时摔了一跤,膝盖虽然受伤了,但是当时带着流血的膝盖继续去跑了米和4*米,米也是第一个冲线的,4*米在我们的队伍落后的情况下我超过了两个人。我认为这和我高中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跑步训练有关,这对我的跑步提升是比较大的。医院才发现这还算是有点严重的伤,不过体育活动中受伤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Q
有没有一些关于短跑的难忘经历呢?
大一—大三—大四参加马杯田径比赛
A
这样的经历并不少。我高中的时候曾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跑步训练,目标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认证。短跑成绩的提高比较困难,那段时间在教练的指导下我每天围着跑道跑一圈又一圈,这对于体能消耗比较大;真正比赛那天是大风天,比赛地点是海边,我第一次穿上专业的比赛用的钉鞋,还穿着短短的衣服和裤子,我觉得我那一次状态很不错,最后也跑出了我当时个人的最好成绩,离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差0.17秒,但是我也并不觉得太遗憾,因为我感到经过那段时间的训练我跑步有了一些提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跟我一起比赛的很多都是比肩专业的选手,起跑时我领先,但是中间有几个人超过了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外有人。
那段时间的训练很有意义,后来大二比马杯的时候,我站上米决赛的跑道都觉得很有底气;大二下因为疫情原因练习变少了,返校后再参加马杯米取得的成绩就没有那么好了,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赛场上的道理,练习才会有进步,疏于练习一定会退步。
Q
你认为短跑给你带来了什么?
A
一方面是让我觉得虽然在竞技体育中天赋很重要,但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我初一第一次参加短跑比赛的时候仅获第六名,其中一个比我快的就是我同班的好友,我在和他一起上课时一直主动要求和他一组跑步,平时也会有意模仿他的跑步姿势,就是想要去提升自己的速度,后来到初二、初三我参加比赛,每年的名次也都在稳步上升;另外还是高中接受的跑步训练,让我觉得努力能让我们达成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就是明白人外有人,看清自己的优势。在很多次比赛中我也发现,会有比我更快的人,这是我们很难通过短期训练超越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要认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比如我起跑比较快,那么我就要利用起跑来占据优先位置。
去年校庆我还完成了10公里的马拉松,可以说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了我一项爱好。
二
男足主力前锋
Q
为什么喜欢足球?有没有喜欢的球星?
李星泽初中踢球
A
小学的时候大多接触的都是篮球,当时学校里面有很多排球,我们就用排球当作篮球来打;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开始和朋友们一起用排球当作足球来踢,当时学校外面有一个平台,我们就在那个平台上踢。当时和朋友们一起,经常下午放学后的时候对着门踢球,就这样玩觉得很有意思,可以玩到吃晚饭。
当然对球星的喜爱也是我对足球热爱的一个原因。我特别喜欢梅西,一方面是因为他精湛的球技,另一方面是他谦逊、淳朴、忠厚的品格。他选择代表阿根廷出战,曾经就算连续三年队伍获得亚*也没有放弃,他身上背负太多压力和责任;我初高中的时候要是遇到了挫折,就会以梅西的经历来作为激励,这是精神层面的一种缓解压力方式。高中时遇到学业压力,我经常通过踢球的方式进行放松,叫上三五好友,这也是我调整情绪的一种方式。
高三的时候看阿根廷的世界杯预选赛,那是一个清晨,阿根廷在梅西的带领下背水一战获得了俄罗斯世界杯的门票,收到新闻的我下课之后,跑到走廊上,看到走廊上都是一群平时也经常一起踢球的伙伴,我们太高兴了,我觉得我至今都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
高中和同学一起看世界杯—梅西的故事
Q
第一次比赛是什么时候?
初二训练赛—阿森纳球衣
A
第一次比较正式的比赛是在初二的时候,那场比赛第一次穿上队服,我还记得是阿森纳的全红色球衣。回到家之后,外婆在她衣柜里还翻出一双红色球袜,刚好和球衣的颜色搭配上了,原来那是外婆年轻的时候参加女子足球队的时候穿的球袜,我就觉得这很有意思。第一次比赛之后,我就感受到足球除了是之前我们玩的单纯的游戏之外,还有许多的规则,在精神层面上我也感觉到团队的集体荣誉感,我们进的每一个球都不单单是为自己进的。比赛之后,我们球队分了位置,我因为速度比较快踢边锋,那之后才有了训练的感觉。
Q
足球带给你最主要的收获与感悟是什么?
李星泽大一参加新生足球赛
A
我觉得我对于足球的认识是在不断加深的。高中的时候我担任班里足球队的队长,当时我比较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这个位置是不可替代的,身上的责任感也更重一些。还记得一次班级比赛,班里的同学、老师最后都围成一圈给我们加油助威,最后虽然我们输了比赛,但在那时我是真切地感受到我的队友们在赛场上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与我并肩作战的队友,我们在团队中达成共同的体育目标,收获凝聚力和珍贵的友谊,它们共同成为我无价的财富。
大一进校,当时人文男足还有特长生和留学生,因此我们也是甲组强队,但是很快就降到乙组了,一直都没有再升组。当时我和人文八字班的朋友还一起组队参加了“临门一脚”新生足球赛,取得了四强的成绩,还记得一场比赛到了点球的环节,我站在球门前感觉到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那个时候我就理解了梅西曾经点球一脚踢飞的心情,真的是觉得队伍的输赢的压力在那个时候都在我的身上了,想到这我就觉得我得顶住压力,结果我踢进去了。疫情之后迫于形势,人文男足主力大损,实力也大不如前。但是今年的马五,也是我本科最后一场比赛,我们重新进了四强,这是本来没想到的,我觉得真的很神奇,我本科的最后一年人文男足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是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事。
另外,我在校团委的文体部也担任组长,当过足球比赛的组织者、裁判,也筹办过足球嘉年华,我觉得到现在,足球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了,而是一项事业。高中的时候我们校长说希望我们都能找到一项我们愿意坚持一生的运动,那对我来说的话就是足球事业。
马杯落幕-足球踢准
三
杂谈
李星泽与运动的渊源远远不仅于此。从小学习跆拳道、拉丁舞的他,曾在高中入选健美操队,在广播体操视频留下英姿,在新生舞会的舞池中担任摩登舞领舞,入选校啦啦操队后也曾在校庆担任举旗方阵的一员。这些经历虽然曾被他戏称为“社死”,但如此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他深耕体育领域的证明。
李星泽高中担任领操员视频截图
“我觉得我的体育生涯永远不会结束。”李星泽表示,虽然本科生涯告一段落,但运动将会作为他一生的事业,未完待续。
李星泽穿学士服踢球
供图、供稿
李星泽
撰稿
刘师昭
排版
刘师昭
审核
卞格、胡可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